穿舊衣、用舊物,減過敏機率

  長庚醫院發表針對外籍配偶小孩的健康情況調查,發現新台灣之子在氣喘、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等各方面的過敏反應,都比雙親皆為台灣人的小孩低。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,台灣父母若過度保護小孩,反而易過敏。寶寶9個月大前,應提早接觸過敏原如穿舊衣物等,降低過敏機率。

什麼方法都試過了,怎麼樣能讓寶寶不過敏?


過敏體質會遺傳

  徐世達醫師表示,若父母均有過敏,小孩過敏機率達80%;父母僅有一方過敏,機率仍有50%。過敏是先天體質、遺傳及後天環境相互影響造成的,推測除了基因外,居住環境、養育方式都可能是新台灣之子較不會過敏的原因。外籍配偶多來自熱帶國家,體內可能有寄生蟲,會與過敏反應競爭,抑制過敏、刺激正常免疫力,降低過敏發生率,這可能是新台灣之子較少過敏的原因。
 

多穿舊衣用舊物

  老人家都說,讓小孩穿舊衣服、用舊物會較好帶,其實是可驗證。6到9個月大時,體質尚未致敏化,最好能適當接觸細菌和過敏原,反而會刺激調節細胞,有助形成正常免疫功能。建議讓寶寶多穿兄長的舊衣或用舊搖籃、嬰兒車,提早接觸外在病菌。徐世達醫師提醒,若寶寶已出現過敏情況,就要避免堆積灰塵的物品,以免產生過敏且發病。

 
益生菌、母乳給予抗體

  醫界已證實益生菌可有效減緩過敏反應,預防過敏症狀。徐世達醫師表示,母親懷孕第四個月起到寶寶9個月大,是小孩免疫系統發展關鍵期,若在懷孕時就攝取益生菌,提早刺激胎兒自體免疫力,能降低過敏發生機率。新光醫院小兒科醫師穆淑琪也表示,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,曾有研究證實,喝母乳的寶寶,較未喝母乳的寶寶不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,也有保護上呼吸道的作用,減少氣喘發生率。
 

減少家中裝飾品
  
  住家愈精緻、裝飾品愈多,愈可能過敏,家中應避免地毯、窗簾、絨毛娃娃等,盡量挑選除了棉布材質以外的質料,如窗簾改百葉窗。棉質沙發表面易累積灰塵,就算常清洗,台灣潮濕的環境,仍會累積塵埃,建議選皮革或自然材質,如木頭等。而油漆和拼裝塑膠地板會釋放揮發物,呼吸道敏感的人易引發氣喘,建議選用低甲醛產品。
 

1歲後再吃副食品

  寶寶9個月大時是調節體細胞的關鍵期,免疫系統未成熟時不易出現過敏,最好等1歲後再開始吃副食品,能抵抗潛在過敏原。有研究指出,延後給予易致過敏的食物,會減少過敏機率。吃副食品時建議每星期試吃1種,2、3天內觀察皮膚是否起紅疹、多痰、咳嗽等過敏反應。
 


提醒你

 

開窗稀釋病菌量

  徐世達醫師表示,90%兒童對塵蟎過敏、50%對蟑螂過敏,對狗貓等寵物過敏則有30%。研究顯示空氣中若有狗毛、貓毛,有部分人過敏免疫系統產生痲痺而不會過敏。徐世達醫師補充,人體對於物種相近的哺乳類會產生耐受性,有部分的人因此產生抗敏力。若已出現過敏情況,則不適合再養寵物。另外,夏天為了吹冷氣常緊閉窗戶,但徐世達醫師表示,室內空氣品質比室外差,應適時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,排出廚房油煙、室內二氧化碳及二手菸等污染原,減少發病機會。
 


除濕機更能預防過敏

  許多父母會裝設空氣清淨機減少過敏原,穆淑琪醫師表示,相較於空氣清淨機,除濕機更能預防過敏。台灣潮濕環境易滋生黴菌和塵蟎,要適度使用除濕機,並在家中掛1個濕度計,將室內濕度控制在55%。另外,家中要選用防蟎用品,如床單、窗簾,使用可過濾過敏原的吸塵器,避免用掃帚或雞毛撢子。台灣已進入梅雨季節,空氣中濕度偏高,潮濕會導致牆壁、浴室或廚房黴菌滋生,也容易誘發氣喘。另外寶寶使用的奶嘴、奶瓶常因潮濕且不易清洗,殘留唾液產生黴菌,寶寶吃下肚不僅會生病,也會誘發過敏。穆淑琪醫師並表示,清潔磁磚縫、水泥地時,建議用抹布浸泡清潔劑後擰乾擦拭,再用清水擦過1遍,以電風扇對著地板吹較快乾。



醫師說

保護太好反易過敏

根據衛生理論,小孩保護的太好,刺激正常免疫力的機會減少,過敏機率就會增加。若想要降低兒童的過敏機率,必須減少暴露在過敏原中,同時刺激正常免疫能力,雙管齊下才會有效果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onalin8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